课程名称:乒乓球训练
英文名称:
课程编码 :
学时:30学时
适用范围:全校本专科学生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乒乓球运动是由两名或两对选手,在球网两端,用球拍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乒乓球运动因其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参加这项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灵敏、协调、动作速率和上下肢活动能力,改善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本课程主要讲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竞赛规则,介绍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最新动态与趋势。
课程任务
1 .提高乒乓球的基本技术,掌握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战术,能够灵活的将战术运用与比赛中,为院校培养乒乓球运动骨干力量。
2 .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使乒乓球成为终身体育锻炼的手段之一。
3 .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独立思考、分析比赛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及类型
1.理论知识
1-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1-2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分析、及在比赛中的应用
1-3乒乓球的一些基本常识和乒乓球各类打法及其运用方法。
1-4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和裁判法。
2.基本技术
2-1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
2-2握拍法
2-2-1直拍握法
2-2-2横拍握法
3.基本步法
3-1单步
3-2 跨步
3-3并步
3-4侧身步
3-5结合步
4.发球
4-1正、反手发平击球
4-2正、反手发上、下旋球
4-3正、反手发侧旋球
4-4正反手发急球
5.接发球
6.反手推挡
6-1加力推
6-2减力挡
7.正手攻球
7-1正手近台快攻
7-2正手扣杀
7-3正手中远台攻球
7-4正手拉攻
7-5正手侧身攻
8.搓球
9.弧圈球
9-1前冲弧圈
9-2侧旋弧圈
10.削球
11.基本战术
11-1单打战术
11-1-1搓攻战术
11-1-2对攻战术
11-1-3拉攻战术
11-1-4削中反攻战术
11-2双打战术
11-2-1双打配对与选择
11-2-2双打的站位及移动
11-2-3双打练习与比赛
12.身体素质练习
12-1速度练习
12-2灵敏性练习
12-3耐力练习
12-4协调性练习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
学时数 |
百分比 |
备注 |
理论教学 |
4 |
7% |
|
实践教学 |
52 |
89% |
|
课程考试 |
4 |
|
|
合计 |
60 |
100% |
|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欧阳斌、代海、杜建国、戴德翔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0年
参考书: 《乒乓球运动教程》唐建军 主编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
四、课程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
乒乓球训练课考试内容分为专项技术的达标与技评,上课的出勤和表现,理论知识三个方面,其中专项技术的达标与技评占总分的80%(80分),课堂出勤和表现占总分的10%(10分),理论知识占总分的10%(10分),共计100分。
五、教与学的建议
1、乒乓球训练课程教学,主要以室内训练为主课外自己练习为副结合理论知识的综合性训练课程。
2、充分调动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严格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乒乓球的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将基本技术与基本战术灵活的运用到比赛中的能力。
3、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独立思考、分析比赛的能力。